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最西部,偏于一隅,地理位置不是很优越,在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中,自然不是很发达,虽然一直在努力争取,但至今没有属于自己的本科院校,和四周的地市比起来,可以用“落后”两个字来概括。
(相关资料图)
在三门峡高等教育历史上,有个听起来“高大上”的学校,叫三门峡大学,距今已经快40年了。
1986年,县级三门峡市从洛阳地区分离出来,升格后再次成为了省辖市,也就是市民口中常说的“从小市变成了大市”。
城市要发展,经济要增长,离开教育和人才是不行的。对高端人才的渴望,让三门峡人做出了咬紧牙关,自己办高等教育的选择。
1988年,三门峡大学被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属地方性综合大学,教学地点在市财会学校。
当年十月,学校正式开始招生,设三个专业,三个班共136人。
毕业后,由市劳动人事部门负责分配工作,享受大专毕业生待遇,在本地区内承认大专学历。
三门峡大学的毕业生非常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青睐,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奋斗和努力,现在有的已经成为了单位的“顶梁柱”。
由于资金不足,师资力量薄弱,1989年起三门峡大学停办三年。1996年,市政府下文,将三门峡大学更名为三门峡工学院,1999年7月,教育部下发通知,在三门峡工学院的基础上,合并进豫西师范、三门峡电大,成立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没有自己的本科院校,成为三门峡高等教育工作者心中的痛。离三门峡50公里的运城市,就在黄河对岸,已经拥有了两所本科院校,五所专科院校,一比较,教育上的差距就出来了。
河南科技大学应用工程学院成立于2015年4月,本科院校,是河南科技大学与三门峡市政府合作举办的河南科技大学二级学院,由河南科技大学与三门峡市政府共同管理,有消息说以后会变成三门峡工程学院。
最近传来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要联合成立一所本科院校,希望三门峡能抓住机会,利用三门峡的交通、区位优势和知名度,把办学地点争取到三门峡市。
如果能把校名定为“三门峡大学”那就更好了,每年毕业的优质学生,会为三门峡市的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保障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