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分析
2023“遵义杯”全国校园足球邀请赛丨扎根青训 助推足球事业向前迈步

时间:2023-07-28 12:54:50    来源:天眼新闻

此次比赛,由遵义市人民政府、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主办。


(相关资料图)

比赛设置了国脚传承组和校园足球组两个竞赛组别。国脚传承组由孙继海、马明宇、姚夏、曲波、祁宏、杜震宇等前国脚成立的青训俱乐部组成,共8支队伍。校园足球组由澳门、上海、珠海、重庆、怒江、延安、贵阳、遵义组队参加,共8支队。16支队伍将在为期7天时间里展开激烈角逐。

青岛追风少年(红队)和成都猎豹(蓝队)烈日酣战  吴凡 摄

“遵义杯”助力校园足球发展

“必胜!”随着圆阵口号的喊出,2023“遵义杯”全国校园足球邀请赛也正式打响。这边边路突破、二过一配合,另一边快速补位、造越位战术,这些年仅10来岁的少年们默契地在球场上展现着足球的技战术。即使场下还有些羞涩的孩子,踏上绿茵场时便露出一副认真自信的神态,无时无刻不彰显着足球运动的魅力。

“少年强,则中国强。校园足球全面普及,才不会漏过每一颗遗珠。”这是孙继海在本次“遵义杯”开幕式上所讲的一句话。

在孙继海看来,中国人适不适合踢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但对于他们这些从事足球事业几十年的人来说,都始终有一个信念,至少中国足球能够也应该达到相同人种的日韩的高度。怎么样追赶我们的近邻?唯有从现在起带着十年磨一剑的耐心和决心,脚踏实地扎根青训,路对了就不怕遥远。

本次“遵义杯”的举办便是为了促进校园足球普及与青少年足球竞技水平提升,形成校园足球和精英足球协同发展的中国足球青训体系良性循环。同时,助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促进“体育+”的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提升醉美遵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管是校园足球还是足球青训,都需要稳扎稳打,需要我们用时间去积累,花心思去灌溉。除了专业人士的长时间投入,也需要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从孩子家长学校到,从相关企业到政府,每一份力量都会成为足球事业向前迈步的助力。”前国脚彭伟国告诉记者。

一直以来,遵义市委、市政府持续深化体教融合改革,大力推进校园足球全覆盖,全力建设全国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和校园足球特色市。目前,遵义市建成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市级总营1个和县级分营15个,形成覆盖遵义市、学段衔接、战术统一的“1+15”特色校园足球一体化青训体系;引进前中国国家足球队队长孙继海及其领衔的全国一流教练员团队入驻遵义,助力校园足球运动员竞技水平和教练员执教水平不断提升。

2018年以来,遵义市校园足球队、青少年足球队成绩明显,共获得省级赛事冠、亚、季军32个,入选校园足球夏令营全省总营最佳阵容124人、全国总营最佳阵容9人,入选校园足球国家队2人。

现场的观众热情似火  叶梅 摄

支教老师照亮孩子的成长

在校园足球组的比赛中,怒江代表队对战遵义代表队,尽管怒江队憾负遵义队,他们在场上也发挥出了属于怒江的足球风格。

怒江代表队是由怒江州泸水市格力小学的15名队员组成,而此次比赛是他们代表怒江州、作为傈傈族小队员第一次出省参赛。

“他们是来自大山里的孩子,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有这样的机会带着孩子们和全国各地优秀的队伍来交流,展示傈傈族小队员的风采。”怒江州泸水市格力小学校长吴金凤说道。

作为怒江代表队的守门员杨辉是今年13岁,这是他第一次出省,第一次来到遵义。“很紧张也很激动。”杨辉难掩激动之情。

杨辉从二年级开始踢球,从最初在草坪上踢,到如今能够在宽阔平坦的球场上踢,他更加领悟到了足球精神。“看到遵义队的技战术和团队合作,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以前想过踢别的位置,现在觉得守门员位置很重要,这次比赛希望我们踢出怒江的风格,积极应对每一场。”杨辉说。

提到泸水市格力小学的足球发展,就不得不提到谢春平,她是孩子们口中的“谢妈妈”,是照亮他们的一束光,是来自珠海市香洲区湾仔小学的支教老师。

2019年6月,听说怒江有的孩子上学要走10多公里山路时,她主动报名到泸水市格力小学支教。在一年的支教生涯中,她不仅把足球引进到格力小学,请到有亚足联教练员证书的足球教练刘志强教大山里的孩子们踢球,成立了男队、女队,还跑遍了怒江州四个县(市)继续开展“橄榄枝”助学行动。

如今,足球进校园已经是格力小学的一项办学特色。“‘一步千年’,从没有球队到成立了校队,是‘0’到‘1’的突破,而这次能够出省来比赛,又是‘1’到‘2’的大踏步前进。你看,场上的他们比遵义队的队员年龄还要小两岁,因此,无论他们取得什么样的成绩,他们能够参与就很开心、很值得。”在比赛中,谢春平看着球员们说,

2021年8月,谢春平又主动请缨到务川自治县第四小学支教。在支教中,除了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她发挥个人特长,用心用情推动务川自治县校园足球发展,让遵义校园足球成为东西部协作的一个特色亮点。

“虽然现在我离开了怒江,但我也还会继续关注他们,给予更多的孩子们多一些温暖。”目前,任职于珠海市东西部协作遵义工作组支教老师的谢春平说。

来源 《贵州体育报》

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叶梅  陈曦源  吴恒宇  李洋

视觉 黄靖

编辑 张紫莹

二审 虞富文

三审 王晓峰

标签: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